是否越大众化的文学艺术作品,格调越低?
来源:未知 作者:溥山 时间:2022-06-22 14:23:25
大众化小众化和格调的高低是两个问题。《诗经》里的“风”是民谣,比如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,河水清且涟猗”,空空空地砍檀树,砍倒放在河岸边,河水清清起涟漪。又比如“硕鼠硕鼠无食我黍”,大老鼠啊大老鼠,不要吃我的黄米……都是大众化的,但充满率真的诗意,经淳朴善良的心灵折射过的生活成为文学精品。美国的庞德,是三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、艾略特、刘易斯的精神导师,他认为“中国人的道德是基于审美的道德,中国的《诗经》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”。
海子的诗,够高雅了吧?但他的代表作《面朝大海,春暖花开》,“喂马,劈柴,周游世界”,“关心粮食和蔬菜”,语言也是大众化的。
周星驰的电影,够大众化吧?但他的电影,具有最先锋的后现代思想和艺术。对人类未来的思考、对伪崇高的恶搞解构、对人类不可知命运的碎片化认知、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涵,这些东西,又都是高雅的,是平庸的愚钝的导演理解不了的。
能说大众化的就是格调低的吗?
同理,小众也不能和高雅划等号。
怎样在油画艺术作品中体现“风光无限好”的画风格调?
在油画艺术